从一套全集的出版开始
延伸为一项规模浩大、纵贯历史
横跨中外的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
2005年至2023年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从设想到落地
续写了一场中华文明艺术文脉的
文化“马拉松”
在这样一项浩大的文化工程里
自然也少不了印刷企业的身影
雅昌文化集团从2012年开始参与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
至今已有10个年头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工程
18年的编纂出版历程
正印证了中国
对自身文化自信的推进过程
雅昌文化集团董事长万捷在接受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说
10年来
雅昌文化集团抱着一种文化使命感
积极参与到“大系”工作中
01
背水一战
确定印刷技术标准
“国有盛事,必有雅昌”。将记忆拉回到十年前。彼时,《宋画全集》已完成出版,引发学界赞誉无数。那段时间,雅昌美术文博团队在艺术圈总会被问到一个问题:“《宋画全集》怎么不是雅昌做的?”这无形中给团队带来很大压力。于是,雅昌美术文博团队力争参与“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的工作就此拉开了序幕。
展开全文
记者了解到,从《宋画全集》的出版方浙江大学出版社开始,雅昌工作团队数次前往杭州,与出版社的专家们深入探讨中国古画怎样更完美地呈现,探讨如何在印刷技术上作出更高超越。在多次专业深入的技术交流之中,出版社开始对雅昌的实力有了更多了解。直到《元画全集》招标书在网上公开发布,雅昌团队背水一战。
深圳雅昌立即组建了十几个人的团队。技术、管理、计划管控,以及印前、印刷、装订等不同环节的负责人,首先从如何完成竞标工作开始讨论。根据招标书提出的要求,为了把绘画还原得非常高清,细节也能呈现清晰,技术负责人廖晓华、唐小兴带领技术团队进行讨论和测试,设计了系列不同加网精度的技术测试,包括四种工艺精度,找出不同朝代、不同材质的古代绘画进行分析,做了一次又一次测试。
最终,雅昌技术团队选取其中一种最能达到表现效果的印刷工艺。该高精度印刷工艺在不同图片的不同明暗层次以不同精细度的网点来模拟颜色,既能实现细腻的颜色表现,也能模拟最大范围的阶调层次,更在批量印刷时保证了前后印刷品颜色的稳定性,这奠定了后来“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的印刷技术标准。
在精湛的技术实力之外,雅昌不仅仅是一家印刷企业,还是一家具有综合实力的文化集团,为“大系”项目带来更多综合的增值服务。基于多年积累的博物馆资源,雅昌文化集团副董事长何曼玲带领团队,协助绘画作品图片的使用授权工作,利用图书销售体系为“大系”做预售增订,通过雅昌艺术网的媒体平台为“大系”做宣传推广……在竞标准备中,团队做足了综合服务的功课。
02
全程把关
极致还原古画格调
在竞标过程中顺利获得《元画全集》标的,意味着更大挑战的到来。工作启动之初,雅昌从深圳和上海抽调12人组成印前团队。他们是雅昌印前最精干的力量,从业经历均在6年以上。此后,雅昌又相继参与了《先秦汉唐画全集》《明画全集》《清画全集》的招标工作,并竞标成功。驻扎在浙江大学出版社,负责电分、调色、制作等印前工序,他们一待就是10年。为了保障“大系”的出版进度,人数最多时,常驻杭州的印前团队达到21人。
记者采访了解到,每一张古画大图在上印刷机之前需要经过8道工序,即拍摄、电分、拼图、排版、匀图、调色、校色、打样。每一位图像处理工程师对图像的色彩、层次、色差对比、曝光度等方面有着极强的感受力和敏感度,一张张古画图像经过他们的手,一点一点调整和校对后,最大程度接近绘画原色。经过反复调图之后,再进行多次数码打样和对比,让图片无限接近原作,达到理想效果,方能定稿。
此外,雅昌为“大系”专门添置了2台专用印刷机,购入全新德国MBO折页机,配置内裱机、双工位皮壳机、凯马多功能烫金机等,这些现代化印刷设备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大系”项目各个环节的效率。“大系”所使用的主材大部分是进口材料,需提前3—6个月预订。书盒面料是意大利的装帧布料,需提前3—4个月预订。精装封面面料由一家著名丝绸企业织造,从蚕丝到花纹设计、织造,也需要提前定制。但这些原材料不能长期存放,又要及时供应,不能断供。因此,项目管理团队要根据两地不同的材料用量进度与需求,精准地估算用量,要求供应商分别运往上海和深圳。
“图版和文字部分常常无法按照正常印刷要求的‘齐、清、定’来交付稿件。”上海雅昌总经理助理林莉对此体会深刻,她告诉记者,图像处理更快速,文字撰写、审校、印前确认相对较慢,往往是图版部分来了就先印刷,文字等确认之后才能下厂。图版印完后,无法装订成书入库,车间堆满了半成品,给生产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而图版印完的半成品,还需运至仓库储存。深圳上海两地天气潮湿,对于仓储条件有很高要求。“这些年来,我们像保护文物一样保护这些印刷半成品,在深圳、上海公司分别配备了恒温恒湿标准仓库,由专业供应链项目团队进行管理。”
03
使命升华
传世之心打造传世之作
“十年磨一剑”。在记者采访过程中,谈及参与“大系”的收获,雅昌人都深感能够经历“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是一种荣幸和自豪。
总结10年来的心路历程,雅昌“大系”项目组负责人金燕认真思考了在“大系”工作中经历的3个阶段,“从最初用责任心去工作,到用情感去工作,再到后来升华到带着一种使命感去工作。”
这种使命感存在于每一位参与“大系”的雅昌人身上。回溯10年历程,万捷无比感谢“大系”工程带给雅昌施展印刷专业技术的空间,印制出堪称完美的历史巨制,也促成了雅昌在高水平印刷领域的更多突破,促使雅昌拥有更宽广的视野。
传世之心打造传世之作,雅昌通过“为人民艺术服务”,达成“艺术为人民服务”。中国数千年历史文化的绘画珍品,借由每一位参与“大系”的雅昌人匠心独具的双手,突破时空、跨越类别,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将其中所蕴含的中国古代文化精神展示在全世界面前。
印业独家
邮箱:zgysdk@163.com
//
求分享
求收藏
求点击
求在看
评论列表